在各大國際、國內生產廠商云集的展會上國人頻頻簽約,我國已成為眾印機制造企業之“兵家必爭重地”,印機銷售如此火爆,印刷市場真好到如此地步嗎?不得不說,跟風購買設備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雖說設備在加工制造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好的設備就生產不出好的產品。但是一次次地陷入貸款購買設備、為了還貸款找活源、循環往復為機器打工的怪圈之后,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開始意識到引進設備不能盲目,唯有“三思而后行”方可事半功倍。“三思”中必須的一個思考就是對整體情況的了解,那么接下來看看現在國內企業在使用設備時出現的三大怪圈。
怪圈一:有規模,卻無CTP
在中部地區的一些城市的印刷企業里正出現以下現象——企業規模不小,印刷機也有兩臺以上,卻沒有計算機直接制版設備(CTP)。這似乎與國人跟風購買CTP之風背道而馳,原因何在?該類企業云:硬件提升易,軟件配合難。花錢買CTP可以,企業資金也允許,但是企業內部員工的操作能力跟不上現代化的設備。反復出現問題之后,企業管理者開始頭疼,設備操作人員因為不會用也叫苦不迭,既然用著不順手,合適的人也不可能馬上找到,那還不如不買。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中部城市,在全國各地都有雷同的企業,也不僅局限在CTP領域,在數字印刷等先進的技術領域都存在。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印刷技術也如同坐著火箭般經受著各種變革,而在傳統的印刷業人才培養方式上卻尚未跟上這個步伐。
因此,一方面社會的培訓組織應當看到這一越來越明顯并且巨大的人才缺口,加強對數字化印刷相關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印刷企業也要做好企業人才的儲備,否則購置設備也只會令先進的設備無用武之地。
怪圈二:有速度,卻無業務
當今是一個追求速度、追求自動化的時代,新近結束的德國德魯巴展會上展出的先進設備,讓印刷人不得不感嘆:傳統印刷業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數字化沖擊。但殊不知印刷企業的業務是一單單做出來的、一張張印出來的,實際得很。而國內的印刷企業更是以使用傳統技術和設備、工藝者居多。近日,更聽到一些企業管理者的心聲:設備一再提速,但業務競爭環境愈加惡劣,生存可謂舉步維艱,越來越艱難的競爭環境下,再高速的設備沒有飽和的業務量作為供給,也只能作為閑置。
因此,光提速對于一些業務飽和、現有機器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的企業來說非常適用,但對于一些普通企業而言,提速卻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找出企業的差異競爭項目,找到更多的業務源才是讓先進的設備高速運轉起來的先決條件。
怪圈三:有能力,卻無活兒
“倒爺兒”一詞并不只出現在服裝業,在印刷業也由來已久。一些企業沒有設備、沒有工廠、沒有工人,甚至只有一個人,卻五花八門地承擔著企業所需的各種角色,既是接單員、結算員、又是老板,只有一個人,卻是公司的全部。就是這樣的一些“倒爺兒”,雖沒硬實力,卻因為有著各種關系活源不斷,甚至一些印刷廠都得靠這些倒來的活兒生存。這些“倒爺兒”,無人不知,甚至常被人不屑,卻又是能夠最終得到“實惠”的人。怨不得一些企業哀怨地說:“沒有辦法,中國就是個關系社會,沒有關系就沒有活兒啊。”
其實反過來想,之所以“倒爺兒”有生存的空間,就是他有活源,而這是企業的命脈。因此說,設備配備得再齊全、技術再超群,而沒有關系、沒有業務都等于零。說到底,一切想法都不能是空中樓閣,而根基就是業務源,之后才能考慮是否購置設備以及轉型專注的方向等,簡而言之,哪兒有活源,就應該朝哪兒轉型,隨之就可以想到要完成這個活源所需何種設備,進而考慮購置設備的成本與活源所帶來的利潤的產出比,可行則操作,不可行就不做。這才是合理正確的思路。期待單純依靠設備帶來效益無異于守株待兔。(京天集團整理編輯)
|